戏曲(四)发表时间:2022-08-23 16:57 〔一〕豫 剧
豫剧又称“河南梆子”,流行于河南以及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。其来源迄无定论,一说是明末秦腔、蒲州梆子传入河南,与当地民间小调结合而形成 ;一说是由北曲弦索直接发展而形成。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、二胡、三弦、琵琶、笛、笙、唢呐、大锣、二锣、手钹、鼓板、梆子等。唱腔主要分慢板、二八板、流水、飞板等板路。曲牌分笛牌与弦牌两种。传统剧目有 650 多出。豫剧流入山东济宁以后,渐与山东梆子相融合,以致山东梆子渐次衰落,大有被豫剧同化之势。现在,豫剧是在济宁地区剧团数量最多,影响面最广,最为群众所熟悉的剧种。 看大戏 〔二〕花鼓戏 花鼓戏是曾流行于济宁境内曲阜、兖州、邹城一带的小剧种。花鼓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演唱艺术,据说早在明朝嘉靖年间(1552— 1566 年),就有花鼓演唱。邹县大束镇山头村孟昭景家,世代相传演唱花鼓,历时已近 200 年。据说,苏北一带的“南路花鼓”后来发展为“四平调”剧种,而邹县老艺人传承的是“北路花鼓”。唱花鼓是贫苦艺人乞食的手段,最初是上门演唱,之后发展到“坐板凳头”、赶集赶会撂地演唱。再后来受到戏曲影响,逐渐向戏曲化发展。演唱人数由最初的单人发展为多人,伴奏乐器由单纯的花鼓加进了梆子、小锣。20 世纪 30 年代,花鼓戏被邹县艺人正式搬上舞台。后来由于该剧种太过简朴,未能继续发展。花鼓戏音乐为曲牌体,有〔花鼓调〕〔拧绳〕〔小莲子〕等。传统剧目今知有《拦马》《楼台会》《梁山伯下山》《拾棉花》、《打犁铧》《双钗记》等 70 余种。 〔三〕坠子戏 坠子戏是由说唱艺术“山东渔鼓坠”和“河南坠子”相结合,进而发展形成的一个小剧种。20 世纪 40 年代,鲁西南一带的渔鼓坠演唱多为以家庭为基础的“窝班”。有时几家合作,置办些简单的服装道具,把经常说唱的书目稍作改动、搬上舞台化妆演出,由曲艺蜕变为戏曲。一时间,济宁、单县、莘县、冠县以及河南的商丘、南阳,河北的永年,安徽的萧县都组建起坠子戏剧团。济宁坠子剧团是由石教文、郑培彪、姜永香几家艺人于 1953 年建立的。坠子戏的演出程式多借鉴其他剧种。伴奏以坠琴为主弦,打击乐基本移植京剧、梆子戏锣鼓经。音乐结构形式以板腔变化体为主,间或吸收曲牌。调格结构是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下句反复对偶格式。传统剧目大多由传统曲目改编而来,如《吕蒙正赶斋》、《夜宿花亭》《杨秀英寻夫》《大红袍》《杨二舍化缘》《王二姐思夫》《张廷秀私访》《金镯玉环记》《金钱记》《包公案》《空棺记》《杨家将》《呼家将》等。 |